破窗效應,圖片取自網路
破窗效應(原文 Broken windows theory)是所謂犯罪學中的一個理論,這個理論由了兩位學者提出,初次刊登是在一九八二年三月份的「The Atlantic Monthly」,文章名就是「Broken Windows」,以一棟樓房的少部分缺損(破裂的窗戶)而導致的變化來演繹,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其繼續存在,會誘使人們仿傚,甚至變本加厲
一棟樓房,有著一兩扇破損的窗戶,如果這些窗戶沒有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人破壞更多的窗戶,接下來他們可能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燒毀它
一條人行道上有些髒亂(或許只是紙屑或是空罐子),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出現,最終路過的行人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人行道的地上
而一個社區的失序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 第一階段,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遷出社區
- 第二階段,未能離開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社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
- 第三階段,社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
- 第四階段,社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社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
- 第五階段,更多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而破窗理論藉此歸納、整理,並且強調強力打擊情節輕微的犯罪能有助於減少更嚴重情節犯罪的發生機率,以所謂「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犯罪者,也就是藉由「打擊高密度但是低強度的犯罪」來「降低高強度犯罪發生的機率與頻率」
而更進一步來說,也就是前面文章所說過的,由國家、人民群體所制定、運行的律法與刑罰,它們的目的在於教化與威嚇,法律與刑罰不是用來懲罰人民,而是保護人民免於罪犯的攻擊
而這裡有一個新的名詞,叫做「模仿犯」,其實跟「破窗效應」也有所關係
「模仿犯」的日文是「模倣犯」,英文就是簡單的「Copycat Crime」,主要是仿冒已經發生、或文學作品中的犯罪行為,犯罪的靈感、模式來自於這些經由媒體報導的犯罪行為,或是未曾發生的、文學或影像作品中的虛擬犯罪,而後者也是為何許多講述暴力、血腥與犯罪的作品被打為異端的原因,但是,這些作品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因為偉大的「藍色窗簾定理」告訴我們,文字不過是文字,言語不過是言語,一個作品會有千百種不同的解釋,有人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作品想講述的真諦與道理,而有人只看到表象的殺戮與暴力,或曲解的原本的意義,而此外,主流的媒體,如電視新聞與報章雜誌也可能是問題來源,是他們靈感與動機的來源
在現今台灣,不管是記者、報導的內容與素質都有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當新聞媒體以娛樂性為出發點,報導取向為重口味的羶腥色,時常詳盡的講述犯案內容與細節,對於專業人士的講解斷章取義(反正記者小妹自己聽不懂,就當民眾也聽不懂就好),並請一些講話沒那麼負責任的名嘴做出評論,這種報導方式相當於變相的歌頌暴力行為(也就是犯案),而在良心這種東西並不是必要的情況下(一樣,這之後再討論),對於罪犯的認同與英雄化將會有高機率發生,並導致模仿犯的產生與作案,在他們自以為是正義或是正當的行為中,無視其行為對於他人可能的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