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Bluelounge Soba 電線收納整理組開箱

說到電腦整線,有許多種工具可以使用,通常會使用一次性束帶來整理機殼內的線材,當然繞線管可以也達成整線的目的又可以把線材遮蔽,但要準備不同尺寸的繞線管也是問題,使用束帶的話通常一定規格的束帶一大包就可以解決了

而外部線材的話,通常是使用帶有魔鬼沾的尼龍束帶來綑綁,但束帶往往只能起到固定的功用,線材還是沒有遮蔽,這時繞線管就是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但是繞線管是硬式的,在走線上沒有那麼靈活

而以線材整理工具和智慧型手機配件知名的 Bluelounge 推出了名為 Soba 的電線收納整理組,剛好 PChome 上有在販售,就買來玩玩看


2016_04_17_232242
一包八百多,其實偏貴
2016_04_17_232258
從背面的簡單說明來看,當初就是瞄準 Mac 系列的用戶,所以缺點其實不少,這會在下面詳述
2016_04_24_172400
打開後有三米的軟質收納管一條、終端接頭兩組、安裝接頭三組、Y 型分接頭一組與拉鍊環一個、約束橡皮筋五條
2016_04_24_172424
打開上覆的蓋子後可以看到套件本身

整線的過程就忽略了,但這組整線套件的缺點跟優點就是它瞄準了 Mac 系列的用戶,優點是質感不錯,軟質收納管帶有十足的韌性可以在包裹線材的同時維持線束的封閉,接頭設計也不錯,雖然是塑膠頭但消光色澤跟圓潤的造型搭配起來不錯,接頭上也有附固定用的泡綿膠帶

但缺點就是它並沒有想到要包裹大量線材的場合,以我的作業環境來說,從電腦桌底下往桌面有兩條 HDMI 傳輸線、三條 USB 3.0,另外還有螢幕變壓器使用的 110V 電源線兩條,還不計電腦主機的 110V 電源線跟網路線、S/PDIF 線材,這七條線並沒有辦法用一條軟質收納管就包裹好,當然考慮到干擾等因素來說分開包裹是最好的,但結果就要花了兩段軟質收納管,其次是它的分接頭也僅考慮到一條軟質收納管容納兩到三條細線配上一條粗線的情況,如果線徑過大分接頭跟終端接頭那些就無法安裝上去


2016_04_24_221830
這是整理後的情況,螢幕變壓器使用的 110V 電源線兩條單獨用一條軟質收納管收納
2016_04_24_221834
電力網路拉出的網路線跟 S/PDIF 線材也另外包裹
2016_04_24_221840
螢幕的 110V 電源線線徑較大,所以從軟質收納管容拉出後無法接上終端接頭,改用繞線管固定
2016_04_24_221910
整理後的傳輸線、電源線
2016_05_02_115030
整理過後的作業環境

2016-06-22

MacBook Pro Retina 2015 年早期款式開箱

之前使用的工作機是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而在使用了兩年多之後,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電池蓄電力的下降,由於我常常要扛著它到處跑,用到電力耗盡的次數也不低,因此循環數早已突破五百大關,蓄電力也剩下不到設計蓄電容量的百分之九十,使用內建的硬體檢測程式會得出 Apple Diagnostic Error PPT004 的結果

二是螢幕鍍膜脫落嚴重,MacBook Pro Retina 系列從 2012 年中期款式到 2015 年中期款式的十五英吋、2012 年晚期款式到 2014 年中期款式的十三英吋、2015 年早期款式的傳統十三英吋 MacBook Pro,甚至尚算新款的 2015 早期款式的十二英吋 New MacBook 都有螢幕鍍膜脫落的問題,我的 2013 年晚期款式在使用兩年多之後,從螢幕邊框周圍開始出現一圈十分明顯的脫落痕跡,適逢蘋果承認螢幕鍍膜存在脫落問題而願意提供免費維修,就趁轉手之前送修了

這次依然瞄準十三英吋的 MacBook Pro Retina,雖然說只有在配備較為高級的十五英吋 MacBook Pro Retina 才有提供獨立顯示晶片,但考量到我主要以文書、程式與網頁撰寫與圖片編輯為主,在考量到可攜性後還是一樣用十三英吋,畢竟一點五八公斤跟二點零四公斤的差異雖然只有五百多公克,但長時間攜帶的差異很大,而十五英吋的尺寸也不是那麼好攜帶

考量到慣用的瀏覽器是 Google Chrome,這次在處理器跟記憶體規格的選擇上就選擇比較高性能的方案,客製化選項選擇了實體雙核心 Core i7-5557U、16GB LPDDR3 低電壓記憶體搭配 512GB PCIe 通道固態硬碟,這些客製化選項加一加突破七萬了,其實已經可以選擇十五英吋的方案搭配實體四核心 Core i7-4870HQ、16GB LPDDR3 低電壓記憶體再搭配上 256GB PCIe 通道固態硬碟,但可攜性再次讓我選擇了把十三英吋的方案只差沒把固態硬碟升到 1TB 的客製化選法



台灣地區的授權經銷商通常都只有預設方案的型號,要客製機建議上蘋果官網購買,畢竟授權經銷商也只是幫你上蘋果官網代訂而已

適逢端午節連續假期,出貨上多少會有所延誤,但客製化機種把下訂單到實際收到貨的時間抓兩至三週是沒問題的

從蘋果出貨,與即將配送到你手上前都會收到簡訊(或是 iMassage )
2016_06_20_110848
外部的紙箱其實也是蘋果原廠就有的包裝,上面會貼有機體的詳細資料,包括序號
2016_06_20_110920
四角會用這種紙漿製作的包材做緩衝


早期的 MacBook Pro 包裝盒是採用帶有提帶的上掀設計,如現在的 iMac 包裝盒一樣,但進入 MacBook Pro Retina,或是說從 MacBook Air 開始,都是走 iPad 風格的簡單包裝,打開盒蓋後就可以看到包裹膠膜的機體,而機體下方則放有充電器與說明書


2016_06_20_110944
包裝盒外會包裹一層熱縮膜
2016_06_20_111012
包裝盒的底部會貼有一張資料表,記載了機體的型號辨識碼、機體序號、規格與網路卡序號
2016_06_20_111042
MacBook Pro Retina 本體會用透明塑膠套封起來,會有一片透明提把當施力點
2016_06_20_111056
用透明提把就可以把 MacBook Pro Retina 取出
2016_06_20_111126
透明塑膠套的背面會有簡短的使用契約當一次性封條
2016_06_20_111106
機體下方的空間則放有充電器與說明書
2016_06_20_111148
機體背面刻有認證標章、機體序號與規格

Mac 在系統轉移上有很多方法,透過系統移轉輔助程式,可以經由區域網路、Thunderbolt 連接線、FireWire 連接線或是直接將 Time Machine 備份硬碟連接上新的 Mac


2016_06_20_113128
將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與 2015 年早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擺在一起,準備轉移系統
2016_06_20_113244
慣例的歡迎畫面
2016_06_20_114648
從 Time Machine 備份硬碟將系統轉移過來,以 USB 3.0 搭配 7200rpm 的二點英吋硬碟作備份,100GB 大約花費一小時

512GB PCIe 通道固態硬碟,百分之二點四的容量用做超容量快取( Over provisioning ),可用容量剛好 500GB

準備執行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進行硬碟測速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測速結果

與之前的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比較,傳輸速度有近兩倍的提升

電池資訊,由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的 71.8 Wh 提升到 74.9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