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螢幕鍍膜脫落嚴重,MacBook Pro Retina 系列從 2012 年中期款式到 2015 年中期款式的十五英吋、2012 年晚期款式到 2014 年中期款式的十三英吋、2015 年早期款式的傳統十三英吋 MacBook Pro,甚至尚算新款的 2015 早期款式的十二英吋 New MacBook 都有螢幕鍍膜脫落的問題,我的 2013 年晚期款式在使用兩年多之後,從螢幕邊框周圍開始出現一圈十分明顯的脫落痕跡,適逢蘋果承認螢幕鍍膜存在脫落問題而願意提供免費維修,就趁轉手之前送修了
這次依然瞄準十三英吋的 MacBook Pro Retina,雖然說只有在配備較為高級的十五英吋 MacBook Pro Retina 才有提供獨立顯示晶片,但考量到我主要以文書、程式與網頁撰寫與圖片編輯為主,在考量到可攜性後還是一樣用十三英吋,畢竟一點五八公斤跟二點零四公斤的差異雖然只有五百多公克,但長時間攜帶的差異很大,而十五英吋的尺寸也不是那麼好攜帶
考量到慣用的瀏覽器是 Google Chrome,這次在處理器跟記憶體規格的選擇上就選擇比較高性能的方案,客製化選項選擇了實體雙核心 Core i7-5557U、16GB LPDDR3 低電壓記憶體搭配 512GB PCIe 通道固態硬碟,這些客製化選項加一加突破七萬了,其實已經可以選擇十五英吋的方案搭配實體四核心 Core i7-4870HQ、16GB LPDDR3 低電壓記憶體再搭配上 256GB PCIe 通道固態硬碟,但可攜性再次讓我選擇了把十三英吋的方案只差沒把固態硬碟升到 1TB 的客製化選法
台灣地區的授權經銷商通常都只有預設方案的型號,要客製機建議上蘋果官網購買,畢竟授權經銷商也只是幫你上蘋果官網代訂而已
適逢端午節連續假期,出貨上多少會有所延誤,但客製化機種把下訂單到實際收到貨的時間抓兩至三週是沒問題的
從蘋果出貨,與即將配送到你手上前都會收到簡訊(或是 iMassage )
外部的紙箱其實也是蘋果原廠就有的包裝,上面會貼有機體的詳細資料,包括序號
四角會用這種紙漿製作的包材做緩衝
早期的 MacBook Pro 包裝盒是採用帶有提帶的上掀設計,如現在的 iMac 包裝盒一樣,但進入 MacBook Pro Retina,或是說從 MacBook Air 開始,都是走 iPad 風格的簡單包裝,打開盒蓋後就可以看到包裹膠膜的機體,而機體下方則放有充電器與說明書
包裝盒外會包裹一層熱縮膜
包裝盒的底部會貼有一張資料表,記載了機體的型號辨識碼、機體序號、規格與網路卡序號
MacBook Pro Retina 本體會用透明塑膠套封起來,會有一片透明提把當施力點
用透明提把就可以把 MacBook Pro Retina 取出
透明塑膠套的背面會有簡短的使用契約當一次性封條
機體下方的空間則放有充電器與說明書
機體背面刻有認證標章、機體序號與規格
Mac 在系統轉移上有很多方法,透過系統移轉輔助程式,可以經由區域網路、Thunderbolt 連接線、FireWire 連接線或是直接將 Time Machine 備份硬碟連接上新的 Mac
將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與 2015 年早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擺在一起,準備轉移系統
慣例的歡迎畫面
從 Time Machine 備份硬碟將系統轉移過來,以 USB 3.0 搭配 7200rpm 的二點英吋硬碟作備份,100GB 大約花費一小時
512GB PCIe 通道固態硬碟,百分之二點四的容量用做超容量快取( Over provisioning ),可用容量剛好 500GB
準備執行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進行硬碟測速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測速結果
與之前的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比較,傳輸速度有近兩倍的提升
電池資訊,由 2013 年晚期款式的 MacBook Pro Retina 的 71.8 Wh 提升到 74.9 W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