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模式切換轉盤,預設值會在切換時跟你說明,分別是:
- 記憶回復,MR,切換到在功能選單中預先設定的拍攝方式
- 手動曝光,M,可以自行調整光圈與快門速度
- 快門速度優先,S,與手動曝光類似,但是用於拍攝類似慢動作、時間停止的特效
- 光圈優先,A,自行調整光圈,變更對焦範圍與背景的模糊程度
- 程式自動,P,自動設定光圈與快門速度,其他則是可以依照需求自行設定
- 高級自動,i+,自動進行後製,降低模糊與雜訊
- 智慧式自動,i,自動辨識場景特性並且自動設定參數
- 場景選擇,SCN,為拍攝物體與環境選擇適合的模式與參數
- 全景攝影,橫槓,以固定速度移動相機,建立全景影像
- 動態影像,膠卷,拍攝影片模式

功能轉盤、按鍵,邏輯與功能跟過去的 SONY 產品大致一樣就是了,沒完全入鏡的紅色按鈕是攝影功能鍵

不論是功能轉盤還是鏡頭環都可以調整光圈與快門速度

待機畫面,模式是程式自動,可以看到光圈與快門速度由程式控制
拿到相機之後要做什麼?當然就是到處亂拍,斷斷續續從七月底一路拍到八月初,這裡挑一些比較不錯的來看,當然還是脫離不了隨便拍就是了,而為了讓載入速度快一點,這裡都用橫向解析度較低的縮圖,大張一點的可以點下去到 Flickr 看,不過我並沒有上傳原始檔案,因為超大張又超佔容量(原始解析度是 5472 × 3080,檔案大小至少 6MB),所以是 2560 × 1440,而 dpi 由原始檔案的 350 調整為 400 的後製檔案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25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80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64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25,感光值:80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13,感光值:320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6400

光圈:2.8,焦距:22.0 毫米,快門速度:1/8,感光值:6400

光圈:2.8,焦距:8.8mm,快門速度:1/10,感光值:640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10,感光值:6400
台北 101 這麼亮,旁邊的星星還可以拍下來到蠻猛的(那不是灰塵,謝謝)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250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2000
低光源 環境下表現很不錯,通常智慧型手機或是爛一點的相機會糊給你看

光圈:2.8,焦距:15.3mm,快門速度:1/25,感光值:800

光圈:2.8,焦距:15.3mm,快門速度:1/25,感光值:800

光圈:2.8,焦距:15.5mm,快門速度:1/20,感光值:800

光圈:2.8,焦距:25.3mm,快門速度:1/25,感光值:800

光圈:2.8,焦距:15.9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800

光圈:1.8,焦距:8.8mm,快門速度:1/30,感光值:3200
接著開始玩長時間曝光,從 1/13 開始嘗試,最後到 2.5 就先停了,再來我想我需要三腳架,不然會因為手震搞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